2030年我国将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
2030年我国将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记者于文静)《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近日公布。根据规划,2030年将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
这是记者从国新办1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了解到的消息。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农田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础,其质量高低不仅影响粮食产量的高低,还关系到粮食质量的好坏,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农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各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10%至20%,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
此次公布的规划,立足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工作基础、财力状况等因素,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目标任务,明确到2025年累计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1.05亿亩、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
据悉,规划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8个方面内容。同时,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物价波动、政府投入能力和多元筹资渠道等因素,逐步提高亩均投入水平,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资一般应逐步达到3000元左右。
张桃林表示,下一步将会同地方和相关部门抓好实施工作,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岳川】
标签:
为您推荐
广告
- 突发!A股公司浙江永强召回一款太阳能灯光伞
- 衡水阜城加大对特色果品种植扶持力度 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 构建新发展格局 轻工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增强
- 通讯:守护“地球皮肤” 让“草原归绿”
- 浙江温州两社区全员核酸检测:24699人全部阴性
- 上海防空警报全市鸣响 逾226万人参加防空疏散演练
- 河南发布中秋、国庆风险提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 攀枝花一男子凌晨在金沙江非法捕捞并暴力拒捕,已被刑拘
- 南沙港铁路建设者中秋不停工 守护心中别样“圆”
- “体育里的非遗”看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蓬勃发展
- 福建漳州新增2例确诊病例 分区精准防控疫情
- 河南部分地区将迎暴雨、大暴雨
- 动车司机王伟:职业生涯中最庄严、最难忘的5次鸣笛
- 厦门三医院停诊 同安区停产停工
- 中秋假期北京高速公路出行不免费 公交地铁将增加运力
- 林少川:半生时光“重拾”南侨机工抗战史
- 福建厦门全市居民小区(村)实行闭环管理
- 中秋国庆假期健康方面需注意哪些?中疾控发布提示
- 厦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 详情公布
- 成都一老人“碰瓷”学生?警方:摔伤老人未要求赔偿
广告
- 导盲犬的一生:学会服从30多种命令 失去“爱情”
- 用精致养老延续四川生活“幸福感”
- “黑科技”护航 “刹车指令员”助力航天员舒适着陆
- 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万益学府花园小区被列为封控区
- 黑龙江龙江县发现1例境外输入复阳无症状患者 情况公布
- 致敬!检察英模与父亲去世后双双捐献器官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顺利返回东风着陆场
- 东海全面开渔见闻:期望与远航
- 新华全媒+丨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这里是泸县地震救援现场
- 高德地图发布《2021中秋小长假安全畅行指南》:9月18日17点至22点为高速出程高峰
- 厦门首轮全员核酸检测29份样本混采阳性 意味什么?
- 上海和平美发厅正式歇业:开了近八十年,总要说一声“再会”
- 福建漳州市台商投资区福龙社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
- 广西商贩占道摆卖青菜被扔进垃圾车 涉事城管已停职
- “莆田的孩子”受关注 心理学界支招“让他们忙起来”
- 寻找千万丙肝感染者:九部委联合阻击“沉默的杀手”
- 泸县首轮全面搜救工作完成 无新增死亡
- 首批医护人员进驻广州市国际健康驿站
- 联合国妇女署与全国妇联在武汉启动“支持女性应对疫情及后期经济恢复项目”
- 乘着公交去看展:“慈孝公交”穿行杭州引领时代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