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在不同的“汤”中形成 生命存在或更广泛
宇宙中,没有两种“汤”是一样的
——行星在具有不同成分的有机汤中形成
今日视点
9月15日在预印本平台arXiv中发表的20篇系列论文表明,天文学家已经非常详细地绘制了行星“托儿所”内的化学物质。
新公布的图集揭示了五个原行星盘(行星在年轻恒星周围形成尘埃和气体的区域)内数十种分子的位置。
生命存在或更广泛
领导图集制作项目的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学中心天文学家凯琳·奥伯格表示,这些行星形成盘中充满了有机分子,其中一些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有关。“这真的很令人兴奋。每个盘中的化学物质将最终影响形成的行星类型,并决定行星是否可以承载生命。”
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化学条件可能会更广泛地存在于整个银河系中。在环绕新形成的恒星的原行星盘中发现了大的有机分子,而一个类似的盘曾经围绕着年轻的太阳,形成了现在构成我们太阳系的行星。
这些分子的存在意义重大,因为它们是更简单的碳基分子(如太空中大量发现的一氧化碳)与创造和维持生命所需的更复杂分子之间的“垫脚石”。
行星在不同的“汤”中形成
新的圆盘图显示,原行星盘中的化学物质在每个盘中的分布并不均匀。相反,每个盘都充满不同的行星形成“汤”(分子混合物或行星成分)。结果表明,行星的形成发生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中,并且在它们形成时,每个行星可能会根据其在盘中的位置而暴露于截然不同的分子中。
系列论文之一的主要作者奥伯格说:“我们的图集揭示了行星在盘中形成的位置非常重要。盘中的许多化学物质都是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特定盘内的分布变化很大。两颗行星可以围绕同一颗恒星形成,它们的有机物含量非常不同,因此很有可能存在生命。”
另一篇论文则绘制了18种分子(包括氰化氢和其他与生命起源有关的腈)在五个盘中的具体位置。这些图像是研究人员在2018年和2019年使用智利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望远镜(ALMA)拍摄的。收集的数据高达100TB字节,研究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来分析,并将其分解成每个分子的单独图示。
每个盘的最终图示表明,即使在单个盘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也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研究人员解释说:“每个单独盘看起来都与下一个大不相同,都有自己独特的化学子结构集。在这些盘中形成的行星将经历非常不同的化学环境。”
重要的是,这些有机分子所在的盘区域也是小行星和彗星形成的地方。在这些盘中也可能发生类似于在地球上启动生命的过程——小行星和彗星的轰击将大有机分子转移到新形成的行星上。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工作的主要结果表明,在我们的星球上孕育生命所需的相同成分也存在于其他恒星周围。在行星上启动生命所需的分子可能很容易在所有行星形成环境中发现。”
寻找未来的行星新生儿
新研究项目不仅仅为天文学家提供研究圆盘化学环境的机会。奥伯格说:“我们的团队使用这些图集来展示一些正在形成的行星位于盘内的位置,这使科学家能够将观察到的化学汤与特定行星的未来成分联系起来。”
研究人员正使用收集的数据和图集来寻找新生行星。天文学家确信行星是在原行星盘中形成的,但有一个问题:他们无法直接看到它们。密集的气体和尘埃将持续约300万年,掩蔽了年轻的、正在发育的行星。
研究人员表示:“这就像在看一条水下的鱼。我们知道它们在那里,但我们无法看见深处的鱼。我们必须在水面上寻找细微的迹象,比如涟漪和波浪。”
在原行星盘中,气体和尘埃自然地围绕中心恒星旋转。天文学家可以测量的移动物质的速度应该在整个盘上保持一致。但如果一颗行星潜伏在表面之下,研究人员认为它会轻微扰乱围绕它移动的气体,形成速度的微小偏差,导致螺旋状气体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移动。
使用这种策略,研究人员分析了五个原行星盘中的两个——围绕年轻恒星HD 163296和MWC 480的气体速度。盘中某些部分的速度出现小波动,揭示了每个盘中都嵌有一颗年轻的类似木星的行星。
研究人员说,随着行星的生长,它们最终会“在盘结构中形成开放的缺口”,以便人们可以看到它们,但这个过程将需要数千年的时间。研究人员希望比即将发射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领先一步确认这些发现,并在未来通过研究更多的原行星盘来证实这一结果。 【编辑:孙静波】
标签:
为您推荐
广告
- 突发!A股公司浙江永强召回一款太阳能灯光伞
- 衡水阜城加大对特色果品种植扶持力度 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 构建新发展格局 轻工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增强
- 通讯:守护“地球皮肤” 让“草原归绿”
- 浙江温州两社区全员核酸检测:24699人全部阴性
- 上海防空警报全市鸣响 逾226万人参加防空疏散演练
- 河南发布中秋、国庆风险提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 攀枝花一男子凌晨在金沙江非法捕捞并暴力拒捕,已被刑拘
- 南沙港铁路建设者中秋不停工 守护心中别样“圆”
- “体育里的非遗”看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蓬勃发展
- 福建漳州新增2例确诊病例 分区精准防控疫情
- 河南部分地区将迎暴雨、大暴雨
- 动车司机王伟:职业生涯中最庄严、最难忘的5次鸣笛
- 厦门三医院停诊 同安区停产停工
- 中秋假期北京高速公路出行不免费 公交地铁将增加运力
- 林少川:半生时光“重拾”南侨机工抗战史
- 福建厦门全市居民小区(村)实行闭环管理
- 中秋国庆假期健康方面需注意哪些?中疾控发布提示
- 厦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 详情公布
- 成都一老人“碰瓷”学生?警方:摔伤老人未要求赔偿
广告
- 导盲犬的一生:学会服从30多种命令 失去“爱情”
- 用精致养老延续四川生活“幸福感”
- “黑科技”护航 “刹车指令员”助力航天员舒适着陆
- 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万益学府花园小区被列为封控区
- 黑龙江龙江县发现1例境外输入复阳无症状患者 情况公布
- 致敬!检察英模与父亲去世后双双捐献器官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顺利返回东风着陆场
- 东海全面开渔见闻:期望与远航
- 新华全媒+丨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这里是泸县地震救援现场
- 高德地图发布《2021中秋小长假安全畅行指南》:9月18日17点至22点为高速出程高峰
- 厦门首轮全员核酸检测29份样本混采阳性 意味什么?
- 上海和平美发厅正式歇业:开了近八十年,总要说一声“再会”
- 福建漳州市台商投资区福龙社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
- 广西商贩占道摆卖青菜被扔进垃圾车 涉事城管已停职
- “莆田的孩子”受关注 心理学界支招“让他们忙起来”
- 寻找千万丙肝感染者:九部委联合阻击“沉默的杀手”
- 泸县首轮全面搜救工作完成 无新增死亡
- 首批医护人员进驻广州市国际健康驿站
- 联合国妇女署与全国妇联在武汉启动“支持女性应对疫情及后期经济恢复项目”
- 乘着公交去看展:“慈孝公交”穿行杭州引领时代新风